• 首页
  • 要闻
  • 信用贵州
  • 市县聚焦
  • 发改动态
  • 营商环境
  • 舆情监测
  • 魅力贵州
  • 一带一路
  • 中宏观察家
  • 乡村振兴
  • 中宏会客厅
logo 营商环境
  • 中宏网贵州首页 >
  • 营商环境 >
  • 正文

数字经济提升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2023-03-17 23:38:00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2023年,数博会以“数实相融算启未来”为年度主题,将搭建开放共享、资源共聚的全球化商贸合作平台,为政企交流、产销对接、商务撮合、人才洽谈、考察观摩等做好服务保障。这是贵州深入分析数字经济特点和发展规律的现实需要,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发展数字经济,至关重要。2022年,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数字经济对全球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加速器作用更加凸显,成为经济恢复向好的关键力量。因此,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对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发展具有多重“利好”,对于建立健全发展共赢合作机制,有效推动实体经济做强做优做大,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有助于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随着我国产业数字化发展不断提速,创新创业良好发展环境稳步形成,数字经济在三次产业中的渗透率不断提高,有效促进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赋予贵州建设“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的战略定位,发挥出数字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放大、叠加、倍增效应,不断促进数字技术为设备赋能、为企业赋能、为产业赋能,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推动构建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有利于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上的重要节点城市,贵州发展大数据,贵阳贵安正崛起。比如,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贵州)枢纽节点建设,建成“中国南方数据中心示范基地”、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成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8个国家级枢纽节点之一以及全球集聚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最多的地区之一。通过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进贵州大数据科创城建设,打造以云服务为首位产业的产业集群等,数字经济占比不断提升、活力迸发,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增添了强劲动力。

  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有利于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发展动能持续壮大。一方面,“算力”正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万物互联”“5G+”发展步入快车道,多样化、个性化、多层次的消费需求不断增长;另一方面,数字经济带来的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在以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为特征的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全球数据总量和算力规模高速增长,世界各国加快算力产业建设,算力政策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资金链、生态链正在重塑,产品业态和服务内容更加丰富多元。

  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5.6%,我国移动网络的终端连接总数已达35.28亿户,移动物联网连接数达到18.45亿户,万物互联基础不断夯实。同时,企业主体作用进一步发挥,在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物联网、车联网等领域加强研发应用,数字经济在增进民生福祉、提高生活品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算力,正作为核心生产力决定着数字经济发展未来,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关键领域,带动区域数字化转型。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也为数字经济描绘出未来发展路径,还为推进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

  总的来看,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给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的同时,也促进了共享和协调发展。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业态、新平台的蓬勃兴起,线上线下融合、远程医疗、智慧物流等应用场景全面铺开,数字技术进入千家万户,我国数字经济已转向普惠共享的发展新阶段,实现更多公共服务普惠可及,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数字红利。

  无处不在的算力,正在成为激活数据要素潜能、驱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新引擎。面向未来,以“算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元宇宙等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更需积极遵循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努力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的公共服务,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编辑:陶敏
审核:郭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中宏网(贵州)在线征集新闻线索! 电话/传真:0851-87985119 / 199 8450 7985 邮箱:guizhou@zhonghongwang.com
  • 诗意中国——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59884号-1

Copyright © 1998-201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管理编辑部